江亭夕望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蘂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译文:

我独自倚靠在江亭的高处极目远眺,思绪悠悠绵绵。傍晚时分来到这江亭,直至夜色深沉仍未回去。 夕阳即将落下,那满江的波浪在余晖的映照下如沸水般翻涌,一片火红;月亮刚刚升起,洁白的烟雾渐渐散开。 如雪般洁白的花朵离开了枝头,仿佛带着春天一同离去;我用镊子拔着两鬓如霜的白发,感叹着衰老已经悄然到来。 我怎敢像贾谊那样,计划三年就回到京城呢?我心里明白,自己的才能远远比不上贾谊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