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疎帘贫寂莫,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译文:

篱笆边的菊花已经稀疏,台阶旁的桐叶纷纷飘落,树木的影子参差不齐,日光也渐渐微弱黯淡。 单薄的帷幕、稀疏的帘子,透出一股贫穷孤寂的气息,凉风吹拂,冷露凝结,整个秋天显得那么萧条冷落。 时光匆匆流转,转眼间秋天已经到了很晚的时候,人的容颜也渐渐衰老,远不如从前那般有光彩。 就像当年老莱子的妻子在明月高悬时卧病在床,不能像往常一样捣制寒衣,只能空自捣着治病的药。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