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亭晚望夜归

百花亭上晚裴回,云影阴晴掩复开。 日色悠扬暎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译文:

我在百花亭上傍晚时分独自徘徊,天空中云影飘忽,时而遮住日光,天色阴沉;时而云开日出,天色又变明亮。 夕阳的余晖悠悠地洒下,映照在连绵的山峦尽头。萧萧飒飒的雨声,仿佛是从江的对岸传了过来。 我的鬓发因为生病已经像雪一样白了,心情在这秋日里也如同死灰一般消沉。 临近夜晚,我打算回去,可满心的愁绪却还未消散,只能乘着小船,在满湖明月的陪伴下慢慢返回。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