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杖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疎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译文:

这根来自南诏的红藤杖啊,陪伴着我这个在西江已头发花白的老人。 我时常携着它在月下漫步,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它握在手中去探寻春天的踪迹。 它的茎干强劲刚健,孤直向上,六节分布得疏朗又匀称。 它来自遥远的火山生长之处,仿佛是刚经过泸水的清洗,焕然一新。 它的粗细刚好能被手握住,高度仅仅略超过我的身体。 我这个在天边遥望故乡的游子啊,什么时候能拄着它回到秦地家乡。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