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 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疎窗荫绿筠。 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 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醆慢巡。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 帬飜绣㶉𫛶,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 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 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 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 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 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译文:

在社交往来里,周皓大夫在东边道上常常是东道主,南边亭子专门用来接待宾客。 这亭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的呢?如今景致焕然一新。 宽敞的台阶旁罗列着红色的芍药花,稀疏的窗户外绿竹成荫。 清晨,宾客阁的锁被打开,春日里,人们沿着楼梯登上妓楼。 招待宾客时,美酒不断,哪里止喝三爵;食物丰盛,超过了八珍之味。 紫色笋茶的香气四处飘散,切好的鱼肉丝像红色的鱼鳞般散落盘中。 车子来来往往热闹非凡,珍奇的鸟兽也都温顺驯服。 猕猴看着马厩里的马,鹦鹉呼唤着家中的人。 锦缎装饰的帘子高高卷起,银质花纹的酒杯慢慢传递。 主人劝大家品尝光禄寺的美酒,还让人得以一睹美人的风姿。 歌女们皱着眉黛深情歌唱,舞女们舞动的巾帕散发着香气。 舞女们的裙子翻飞,上面绣着的㶉𫛶仿佛活了一般;头上的梳子镶嵌着钿制的麒麟。 笛声哀怨,带着楚地的情调;筝声娇柔,有着秦地的韵味。 侍女催促着换上画烛,喝醉的客人吐在了华丽的垫子上。 客人常常因为留恋而彻夜不归,马勒上的珂佩声一直响到清晨。 周大夫早上入朝时,身系紫色的绶带;等待上朝时,乘坐着朱轮车。 他与朝廷的三公等权贵交往密切,荣耀的名声照耀着四邻。 他用甘美的酒食招待客人,只考虑让客人舒适温暖,而不顾及自身。 这亭子十年来都是歌舞升平之地,周大夫历经三朝,是手握节钺的重臣。 他爱才之心洒脱不拘,对待旧友礼数殷勤。 因为广招贤才,他家门兴盛;又因为热心好事,家境不算富裕。 到这时我才明白豪杰的心意,他们看重富贵,但更看重结交亲厚的友人。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