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羇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鴈,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又闹饥荒,我的家业也都没了。兄弟们都在外漂泊,各奔东西。 经过战乱,原来的田园一片荒芜。亲人们也都流离失所,走在那漫漫的道路上。 我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就像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又如同秋天里断了根的蓬草,四处飘散。 我们这分散在五处的兄弟姐妹,在同一夜里望着这轮明月,想必都会伤心落泪吧,因为此刻我们五处的思乡之情都是一样的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