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余杭邑客多羇贫,其间甚者萧与殷。 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 此时太守自慙媿,重衣复衾有余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緜细輭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译文:

杭州城里的外乡客人大多羁旅贫困,其中最穷困的要数萧协律和殷协律了。 天已经很冷了,他们身上还只穿着葛布单衣,太阳高高升起,饭甑里却积着灰尘,还没煮饭。 杭州的山寺在十一月的时候,北风呼啸,沙尘飞扬,大雪纷纷扬扬。 他们这些宾客得不到他人像范雎好友那样赠送绨袍的恩惠,百姓也没感受到官员给予的温暖。 这时候我这个太守深感惭愧,自己穿着好几层衣服,盖着厚厚的被子,身上还暖烘烘的。 于是我吩咐染布的工匠和做针线的女子,先制作两件皮裘送给萧、殷二位。 这皮裘用的是细软的吴地丝绵和细密的桂布,柔软得就像狐狸腋下的皮毛,洁白得好似云朵。 你们不辞辛劳地用诗书来投赠我,我送这两件皮裘这样的小恩惠实在不值得一提。 我有一件大皮裘你们还没见过,它宽广又暖和,就像阳春三月。 这件皮裘不是用丝绸也不是用丝绵做成的,它是用礼法来裁剪,用仁爱来填充。 可惜我这制作皮裘的刀尺笨拙,还没制作完成,但它一旦制成,也不会只裹住我一个人。 如果能让我在杭州做满五年太守,我要和你们一起用这大皮裘为杭州百姓遮风挡寒。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