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子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 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 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 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

译文:

王夫子啊,我送你去做一个县尉,这任职的地方在东南方向,距离这里有三千五百里远。 虽然路途很遥远,官职也很卑微,但每月的俸禄也足够养活妻子和儿女了。 男子汉平日里诵读古人的书籍,如今束好腰带、恭敬地前来任职做事。 往近处说,这是为了谋求俸禄来养活一家人;往远处说,是为了践行道义、辅佐时政。 不过践行道义、辅佐时政需要等待时机,暂时屈居低位也不要觉得耻辱。 如果时机还没有到来,那就先解决温饱问题,官职不论高低、不论远近,都可以去做。 男子汉,往上既然不能救济天下百姓,往下也不至于落到饥寒交迫而死的地步。 在我看来,从九品小官到一品大员,他们本质上的情况都差不多。 那些系着紫色绶带、穿着红色官服的高官和穿着青布衣衫的小吏,不过是外在颜色不同罢了。 王夫子,我还有一件事要劝劝你,遇到美酒、碰到春天的时候,就尽情欢喜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