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 悠然依櫂坐,水思如江海。 宿雨洗沙尘,晴风荡烟霭。 残阳上竹树,枝叶生光彩。 我本偶然来,景物如相待。 白鸥惊不起,绿芡行堪采。 齿发虽已衰,性灵未云改。 逢诗遇杯酒,尚有心情在。

译文:

一艘小的野船只能容纳三个人,傍晚时分,池塘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 我悠然自得地靠着船桨坐着,此时心中关于水的思绪如江海一般浩渺。 昨夜的雨洗净了沙尘,晴朗的风驱散了烟雾云霭。 西下的残阳洒落在竹树之上,让枝叶都焕发出光彩。 我本是偶然来到这里,却感觉这眼前的景物像是早就在等着我。 白色的鸥鸟安静地待着,即使我们到来也不惊飞;绿色的芡实生长在水中,伸手就可以采摘。 虽然我的牙齿和头发已经显出衰老之态,但我的性情和灵韵还没有改变。 遇到好诗,有酒可饮,我还是有那份兴致和心情的。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