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合,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

译文:

我骑着马走出城西的外城,心里悠悠然不知要去往哪里。 独自登上那高高的寺庙,与白云定下了相逢之约。 傍晚时分,我倚靠在那空荡荡的栏杆旁,周围一片潇洒惬意,眼前的山峦碧绿起伏、高低错落。 忽然间,此情此景好似我和钱舍人在青龙寺一起眺望玉峰的时候。 于是吟诵起钱舍人如松间白雪般高雅的诗句,心中久久怀念着他如鸾鹤般的风姿。 我们已经六年未曾相见,更何况如今彼此的境遇已大不相同,荣衰有别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