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征秋税毕题郡南亭 征秋税毕题郡南亭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高城直下视,蠢蠢见巴蛮。 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 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 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 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清闲。 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 南亭日潇洒,偃卧恣疎顽。 译文: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向下俯瞰,能看到那些质朴又蒙昧的巴地蛮民。这里怎么能推行政令教化呢,他们连基本的语言沟通都成问题。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秋季的赋税征收已经结束了,而且还听闻乡里百姓生活安定。这哪里是因为我这个地方官有什么良好的治理成效呀,全是仰仗今年是个丰收年。 现在公文之类的事务既少又清闲,我所居住的池馆也格外安静。秋雨落下,屋檐旁的果子纷纷掉落;傍晚的钟声响起,林中的鸟儿也都归巢了。 郡南的亭子每日都那么自在惬意,我在这里随意地躺着,放任自己闲散慵懒。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