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赠别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慙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译文:

人们常说镜子就像明月,可我觉得镜子比明月还要好。明月并非不够明亮,只是一年之中会有十二次缺残。 哪比得上放在玉匣里的这面镜子,它就像水一样始终清澈透亮。当月亮被乌云遮蔽、天色昏暗的时候,唯有这镜子依旧圆满明亮、光芒不歇。 我惭愧自己容貌丑陋又年迈,两鬓绕着斑斑白发。这镜子不如赠给少年你,它能映照你乌黑的秀发。 因为你要远行千里,我就拿这镜子来与你作别。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