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兄弟回雪夜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莫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隅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译文:

天色昏暗,云气呈现出昏黄的色泽,从东北方向刮来的风呼呼作响。我刚从村子南边回来,这才和兄弟分别不久。 离别时衣襟上的泪水还带着湿意,回头望去,那匹马嘶鸣的声音还在空气中回荡。我打算回到屋子里坐下,可这天阴沉沉的,连月亮都没有。 这夜如此漫长,炉火也渐渐熄灭了。正值年末,冷雨都凝结成了冰。屋子里的炉火熄灭后,只剩下满炉寂寞的灰烬;屋外的雪纷纷扬扬,飘落在台阶之上。 我对着屋外的雪,用树枝在炉灰上随意乱画,那盏残灯的光忽明忽暗,随时都可能熄灭。炉中的灰烬就如同我此刻死寂的心,而那洁白的雪就好似我斑白的头发。 环顾四周,一切都是这般凄凉孤寂,转眼间就让人忧愁到了极点。 但我转而回心内省,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将心中的忧愁转化成了禅定的喜悦。我平日里修炼的洗心之法,正好在今晚发挥了作用。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