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译文:

我时常弯腰又拱手,内心和身体都不得安宁。 一旦陷入这尘世的官场中,才明白当官是多么艰难。 公事一天比一天繁多,我对官场的热情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散。 我惆怅地看着自己这青色的官袍衣袖,连一点象征着书卷香气的东西都没有留存。 幸亏有李夫子你啊,让我这烦闷的心情稍稍得到宽慰。 我们两人的心都像静止的水一样平静,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起伏波澜。 常常在处理完公文的闲暇时光,互相劝勉着勉强寻些欢乐。 傍晚时分,我们骑着白马在雪地上漫步;在温暖的春日里,举起那绿色的酒杯驱走寒意。 我们眷恋月色,便在夜里一同住宿;喜爱山色,就在晴天一起观赏。 我们本就性情相近,并非是因为同朝为官才如此投缘。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