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寄元九

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 君今亦如此,促促生有涯。 既不逐禅僧,林下学楞伽。 又不随道士,山中炼丹砂。 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 何不饮美酒?胡然自悲嗟。 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 一杯驱世虑,两杯反天和。 三杯即酩酊,或笑任狂歌。 陶陶复兀兀,吾孰知其他。 况在名利途,平生有风波。 深心藏陷穽,巧言织网罗。 举目非不见,不醉欲如何。

译文:

薤叶上有着清晨的露珠,槿树枝头却留不住隔夜的花朵。你如今也像这易逝的自然景象一样,生命匆匆,时光有限。 你既没有追随禅僧,到山林间学习《楞伽经》来修身养性;又不跟着道士,到山中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人生百年,夜晚就占去了一半,一年之中,春天的时光也并不多。你为什么不饮美酒呢?为何要独自悲叹忧愁呢? 酒被世人称作是销愁的良药,它消除忧愁的速度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喝上一杯酒,就能驱散世间的种种忧虑;喝上两杯,便能恢复身心的平和;喝上三杯就会酩酊大醉,此时或欢笑,或放狂高歌都随心所欲。 在这微醺陶然又恍惚迷离的状态中,我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的事情呢。况且你还身处名利之途,一生经历了不少风波。人心难测,有的人内心深处藏着陷阱,花言巧语编织成罗网。我抬眼一看并非看不到这些险恶,在这种情况下,不喝醉又能怎样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