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早夏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译文:

经过一场小雨的洗礼,青龙寺周围的尘埃都被洗净。寺庙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紧靠着长长的山坡。 太阳渐渐西斜,此时站在寺门之外,眼前的景象透着清新与平和。 寺外很是闲适,有一位老和尚静静地站立着,周围安静得没有一个世俗之人经过。 残留的黄莺似乎已经没了活力,没了春日里的生机;而新长出来的树叶,却带来了许多阴凉。 春天离去才不过几天,夏天的云朵突然就变得高耸、错落起伏。 我每天都感慨着时节的变化,不知不觉中,年岁和鬓发都在岁月里悄然虚度。 我为什么还要留恋这喧闹的朝廷与集市呢,为何不回到那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去呢? 那青山离我不过寸步之遥,我不禁自问,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