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 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 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 相去半日程,不得同游遨。 到官来十日,览镜生二毛。 可怜趋走吏,尘土满青袍。 邮传拥两驿,簿书堆六曹。 为问纲纪掾,何必使铅刀。

译文:

今年有夏闰,秋天早早地就来了,七月里风声飒飒作响。 傍晚时分,渭川笼罩在一片烟雾朦胧的景色之中,骊山之上的宫殿高高耸立。 在那红色宫殿里有你这位司谏官,而我在这小小的赤县徒劳地忙碌着。 我们相距不过半天的路程,却没办法一同出游赏景。 我到任才十天,照镜子时就发现两鬓生出了白发。 可怜我这个整天忙忙碌碌奔走的小吏,青色的官袍上沾满了尘土。 驿站里来往传递文书的人络绎不绝,各个官署里公文堆积如山。 我想问一问那掌管法纪的掾吏,为什么要让我这像铅刀一样钝的人来做事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