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译文:

过去啊,你做御史的时候,我也有幸担任拾遗之职。我们都赶上了这繁荣昌盛的时代,一同在清贵且接近皇帝的官署任职。我佩戴着玉饰,你穿着华美的绣衣。我们在缭绕的香烟中,从容地一同侍奉在白玉台阶前。 早上还能看见得宠之人转眼间就受辱,傍晚又目睹安稳之人突然陷入危险。朝堂上那么多人,却纷纷没有退隐的打算,我们相互对视,只觉得满心悲凉。 你早早地就对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我也深深了解这世间的种种事。还在荣耀显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相约好日后归隐山林的日子。 更何况如今我们都漂泊沦落,身体患病,牙齿头发也都衰老了。要是再不做出隐居山林的打算,携手同行又能去哪里呢? 等你的女儿嫁出去之后,等到我任期满了的时候。那时稍微没有了亲人的拖累,也大致有了渔樵生活的资财。到了晚年,在那青山小路上,我们相约白发苍苍时一同归隐。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