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门涧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疎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译文:

石门这里已经没有旧时的小路了,我只能拨开杂乱的草木去探寻那古老的遗迹。 此时正逢这山水间的秋日,那清澈明亮的光辉就如同往昔一般。 我常常听闻慧远那一班人,曾在这陡峭的岩壁上题诗。 可如今白云笼罩,莓苔覆盖,一切都已变得苍莽,那些题诗的痕迹完全找不到了。 只见野生的竹子稀稀落落,多年的岩石也已剥落崩坏。 自从东晋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这里游历过了。 只有这秋日山涧里的流水声,整日整夜地潺潺作响,却无人欣赏。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