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慙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

译文:

在庐山脚下的江州,我有一座位于湓浦沙岸边的住宅。住宅北面靠着高高的山冈,那山冈连绵迢迢,足有数千尺高。 山冈上面长着青青翠竹,翠竹之间散落着许多洁白的石头。一座茅草亭子建在山冈的最高处,亭子门户开阔,四面敞开。 亭子前廊卷起帘子,北面窗户边摆放着床席。万里之外的江风扑面而来,吹得我全身凉飕飕的。 每天太阳高高升起,我从官府办公归来,随手就把头巾和笏板扔在一边。脱下官服,尽情地挠着头,不管是坐着还是躺着,怎么舒适就怎么来。 时不时地端起一杯酒,在傍晚时分尽情眺望湖光天色。嘴里吟咏着独自饮酒的歌谣,眼睛追随着归巢的飞鸟。 我惭愧自己没有超凡脱俗的节操,免不了还要为五斗米折腰去当官服役。只是偶然间获得了这样一段悠闲居住的时光,还错被人当作是高人的生活踪迹。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