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𬬻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媿江山。

译文:

我平日里一直非常敬爱陶渊明,他的诗文意境是多么高深玄妙啊。又觉得韦应物也很奇特,他的诗作充满了清闲的意趣。 今天我登上了浔阳楼,这才明白他们为何能有这样的才情。那奔腾的长江水,在寒冷时节清澈见底;庐山高耸入云,青峰仿佛与天空相连。 到了深夜,湓浦的月光洒下,一片银白;清晨时分,香炉峰上烟雾缭绕。这清朗的光辉与灵秀的气息,从早到晚都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我并没有陶彭泽和韦江州那样的才华,为何来到了这充满诗意的地方呢?我凭借着登高时的感触偶然写下了这些诗句,低头抬头间,面对这壮丽的江山,心中满是惭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