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国闲居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译文:

我生活贫苦又清闲,常常太阳高高升起才起床,白天里,街巷一片寂静。 当时正值暑热时节,朝廷免了早朝,又赶上阴天,没什么客人上门。 槐花落满了田地,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 我独自躺在床上安睡,在这清凉的风雨之夜,感觉格外惬意。 不要嫌弃这坊曲偏远,离热闹近了就会有很多琐事牵扯。 不要嫌弃俸禄微薄,俸禄丰厚了就会有更多的忧虑和责任。 我这一生向来崇尚恬静旷达,年纪大了更应该过得安适自在。 用什么来涵养我的真性呢?就是这官职清闲、居住僻静的生活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