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译文:

我家境贫寒,亲朋好友都各奔东西,我自己又身患疾病,也不再和朋友们来往了。 如今我眼前连一个人都没有,只好独自关上乡村书斋的门躺卧着。屋里冷冷清清,灯光昏暗,帘子和帷幕破破烂烂地耷拉着。 只听见窗户前传来“策策”的声响,原来是又开始下新雪了。随着年纪渐长,睡眠越来越少,半夜我就起身端坐着。 我要是没有学会像“坐忘”那样让内心平静的方法,这寂寞的时光可怎么度过啊。 我孤零零地寄身于这世上,只能让自己的内心坦然地顺应自然变化。像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四年,也就是一千三百个夜晚了。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