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西原宴望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餻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译文:

我因为生病,格外喜爱枕席的清凉,即便太阳高高升起,我还没停下酣睡。 兄弟们过来把我叫醒,说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我起身登上西边的原野眺望,顿时觉得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 我们把座位挪到菊花丛旁,糕点和美酒在面前一一摆开。 虽然没有丝竹管弦奏乐助兴,但大家随性而发地唱歌欢笑。 太阳还没有西斜,我们已经喝得脸红耳热。 酒喝到畅快时环顾四周,只见天地是多么空旷辽阔。 天地长久存在,可人生却如此短暂。 你看那原野下面的村庄,村民的死亡从未停歇。 一个四十户人家的村子,每个月都有哭丧送葬之事。 大家指着这景象互相勉励,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尽情欢乐。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