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空腹一醆粥,饥食有余味。 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 緜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 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 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 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

译文:

我空着肚子喝了一碗粥,在饥饿的时候吃这粥,竟觉得有说不出的余味。南边屋檐下有半床的阳光,我暖暖和和地躺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我裹着绵袍,把两膝紧紧拥住,胳膊支在竹几上面。从清晨一直到黄昏,我的身心都没有任何烦扰之事。 内心感到满足,这就是富有;身体清闲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尊贵。富贵其实就在这种生活里,又何必一定要身居高位呢?你看那裴相国,身上的金印紫绶光彩照地。可他内心愁苦,头发都变白了,才仅仅四十四岁啊。由此可知,乘坐高盖车的那些达官贵人,大多都心怀忧虑和恐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