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十二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征君。 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 愀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傚醉昏昏。

译文:

我听闻浔阳郡,从前有位陶征君(陶渊明)。他喜爱美酒却不贪图名声,只担忧清醒着,而不忧虑生活贫困。 他曾经担任彭泽县令,当官才八十天。忽然间神情忧愁、闷闷不乐,便把官印挂在官府中辞官而去。他口中吟诵着《归去来兮辞》,头上戴着过滤酒用的头巾。官府的下属官吏挽留不住他,他径直走进了故乡山间的云雾里。 回到家后,他隐居在五柳之下,还凭借着酒来涵养自己的真性。人世间的荣华与利禄,他都像丢弃泥尘一样抛开。 陶先生离开人世已经很久了,只留下写在纸墨上的遗文。他的每一篇诗文都劝我饮酒,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内容。 我自上了年纪以后,私下里十分仰慕他的为人。其他方面我赶不上他,姑且效仿他沉醉在昏昏然的状态中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