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一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 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 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万万随化迁。 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尊前。 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译文:

那大地稳固不动,那天空运转不息。 日月交替无穷无尽,山川长久存在于世间。 松柏和龟鹤,它们都能存活千年之久。 可叹啊,在众多的生物之中,唯独人类却不是这样。 人们清晨就出门奔向热闹的集市去为生活奔忙,到了暮年就会离世,长眠于黄泉之下。 人的身体和寿命,就像那容易消散的浮烟一样,既危险又脆弱。 尧、舜这样的贤君,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自古以来都被称作圣贤。 我想问一问,如今他们又在哪里呢?他们一旦离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没有让人长生不死的仙药,终究也会像万物一样随着自然变化而消逝。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只是寿命长短和离世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幸好现在身体还算康健,应当在美酒前放声高歌。 何必等待别人来劝酒呢,就用这样的方式自己寻得欢乐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