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琴兴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译文:

月亮升起来了,鸟儿也都归巢栖息了,我静静地坐在这空旷的山林之中。 这个时候,我的心境闲适悠然,正适合弹奏这古朴的琴。 琴音的清泠纯净,是由琴木的本性所决定的;而琴音的恬淡,也正随着我内心的状态而流露。 我心中积聚着平和之气,这琴木便应和着发出纯正的乐音。 琴音袅袅余韵尚存,周围的一切声响都安静了下来。一曲终了,秋夜已经很深了。 这纯正的琴音能感动天地万物的变化,让整个天地都显得清幽深沉。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