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颖士西亭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译文:

在这西亭之上,我静静感受着亭中的宁静之境,它远离尘世,恰好契合我远离尘嚣的心愿。 我倚靠在栏杆上向东南方眺望,只见飞鸟渐渐消失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竹叶上的露珠清凉无比,仿佛洗去了我内心的烦躁与烦闷;杉树间吹过的清风,让我那略显病态的面容也变得清爽起来。 如此旷达的环境,正适合去体悟自然本真的意趣,让我的思想与内心在此刻完美交融。 就在这西亭之中,我已然能够忘却世间的纷扰,又何必非要去那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仙山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