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译文:

渭河的水碧绿清澈,波光粼粼地缓缓流淌;华山青葱翠绿,高高耸立,雄伟壮观。这山水是多么美丽啊,而袁右丞您就处在这如画的山水之间。 您的才华与这时代正好契合,就如同世间万物会随着真诚而相互感应相通一样。您就像那代表祥瑞的德星降临,给百姓带来福气;又如同及时雨,助力这一年的农业有好收成。 在您的教化之下,百姓们和睦相处,很少有打官司的情况,监狱里甚至上千天都没有犯人。政治顺遂,就连天气和节气都和谐起来,当地的庄稼连续三年都获得丰收。 我从京城长安来,骑马出了函谷关。我非常喜爱华州的百姓,感觉他们身上还留存着上古时代淳朴的风气。 当今天子心怀天下,忧心百姓的生活,日夜操劳。怎么才能让天下的地方长官,都能像袁公您这样贤能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