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鹰猜课野鹤,骥德责山麋。 课责虽不同,同归非所宜。 是以方寸内,忽忽暗相思。 夏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形委有事牵,心与无事期。 中臆一以旷,外累都若遗。 地贵身不觉,意闲境来随。 但对松与竹,如在山中时。 情性聊自适,吟咏偶成诗。 此意非夫子,余人多不知。

译文:

御史台是讲究法令条文的地方,翰林院是地位清贵、与皇帝亲近的官署。在御史台,那些人就像猜忌的鹰去苛求野鹤,在翰林院,又似用良马的品德去要求山间的麋鹿。虽然要求和职责不同,但用不恰当的标准去衡量人这一点是一样的。所以我内心之中,常常在不经意间暗暗思念着你。 夏日里我独自在官署值班,白昼漫长,能做些什么呢?我心境淡泊,没有其他杂念,以虚静作为自己的老师。我的身体被事务牵扯着,但内心却向往着闲适自在。心中一旦变得开阔,外界的种种烦累就都好像被遗忘了。虽然身处尊贵重要的位置,我却没有什么感觉,心境闲适了,美好的意境自然就来了。只要面对着松树和竹子,就好像身处山林之中一样。我姑且让自己的情性得到满足,偶尔吟咏一番就写成了这首诗。这种心境和感悟,如果不是你,其他人大多是不会懂的。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