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宝二首 一

沈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沈。 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 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 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

译文:

美玉沉埋在稀软的泥沼之中,只因这泥太过稀软,美玉便轻易地沉了下去。就像那生长在日出之处的扶桑神木,在寒冷的日子里,太阳的光芒微弱淡薄,根本照不到深藏于地底万丈之下的美玉所怀有的高洁之心。 怎样才能找到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呢?希望它能从沟壑中腾飞而起,越过那夸父曾经追赶太阳时手杖所化的邓林。它能像给泰山脚下封禅的泥土一样,带来荣耀与尊贵;又能像旱天时降下的甘霖,润泽大地。 让它用这甘霖洗净那沉埋在泥下的美玉,让美玉发出的光芒照亮宫殿的深处。把这美玉雕刻成传国的宝玺,有了这象征国家权力的神器,国家就不会遭受他人的侵犯了。
关于作者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