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琴歌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劒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译文:

在那江浦别地,云彩飘回桂花开满的小洲,颖师弹奏蜀地的琴曲,仿佛有双凤在喁喁私语。 芙蓉花落叶飘零,恰似秋鸾离别,又好似越王在夜里起身前往天姥山游历。 琴音如同清正之臣身上的玉佩轻敲着水玉,清脆悦耳;还像是美人渡海,牵着白鹿前行。 有谁曾看到有人持剑奔赴长桥的豪迈场景?又有谁曾看到有人浸湿头发在春竹上题诗的雅事? 天竺僧人站立在我的门前,他那寺庙中佛像般的模样,眉棱都透着尊贵。 那古琴粗大的弦轴,琴身足有八尺之长,它是峄阳山上的老树所制,而非普通的桐树子孙。 我在清凉的馆舍里听到这琴弦之音,久病的我都被惊醒,我暂时离开龙须席,放下药囊来聆听。 若要有人来歌唱这琴音,那就请卿相们来唱吧,我这奉礼官职位卑微,就算歌唱又有什么用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