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六首 六

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 十日悬户庭,九秋无衰草。 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 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䒠蒙梨花满,春昏弄长啸。 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抚旧唯销魂,南山坐悲峭。

译文:

蝴蝶在装饰着红粉的亭台间飞舞,柳丝轻拂着那曾有人吹笙奏乐的小道。 初升的太阳像十日并悬般照耀着庭院,哪怕到了深秋时节,草木也不见丝毫衰败之象。 人们唱着悠扬的歌曲,歌声随着风流转飘荡,杯池里的小白鱼游来游去。 水边设宴,桌上摆满了香气四溢、肥美的佳肴,菱角与荷叶相互映衬,一片翠绿。 朦胧的雾气中,梨花盛开得满树皆是,在这春日的昏沉氛围里,有人尽情地长啸抒怀。 他们只担心那娇美的花朵会凋谢,却丝毫没有意识到世道的衰败已然来临。 抚摸着旧日的事物,只能让人黯然神伤,独自面对着南山,那悲峭的景象更添愁绪。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