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 不闻今夕鼓,差慰煎情人。 赵壹赋命薄,马卿家业贫。 乡书何所报,紫蕨生石云。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惨阴地自光,宝马踏晓昏。 腊春戏草苑,玉挽鸣𨏈辚。 绿网缒金铃,霞卷清池漘。 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时宜裂大袂,劒客车盘茵。 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 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光明霭不发,腰龟徒甃银。 吾将噪礼乐,声调摩清新。 欲使十千岁,帝道如飞神。 华实自苍老,流采长倾湓。 没没暗𫜬舌,涕血不敢论。 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秦。 六郡无勦儿,长刀谁拭尘。 地理阳无正,快马逐服辕。 二子美年少,调道讲清浑。 讥笑断冬夜,家庭疎筿穿。 曙风起四方,秋月当东悬。 赋诗面投掷,悲哉不遇人。 此别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译文:

### 出城送别张又新并酬答李汉 李子你即将离开这都城长安,此时南山崆峒一带正春意盎然。 今晚听不到那催人的鼓声,这多少能宽慰一下我们这些内心煎熬的人。 就像赵壹命运坎坷不济,司马相如家中贫寒艰难。 寄回家乡的书信该写些什么呢?或许只能告知山中石上的紫蕨已经生长。 长安是个权贵聚集、物价高昂之地,达官显贵们宅门威严,卫士佩剑而立。 即便天色阴沉,他们的府邸依然光彩照人,宝马良驹从早到晚奔走不停。 腊月和春日里,他们在草苑中嬉戏游乐,华丽的车辇辚辚作响。 绿色的网绳上垂挂着金铃,云霞倒映在清澈的池边。 他们随意打开钱贯,挥霍钱财,甚至买冰来防止夏天的苍蝇。 他们追逐时尚,穿着宽大的衣衫,剑客们也在豪华的车座上逍遥。 而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却如死灰一般,内心急切,生出如秋榛般的悲凉。 国家的版图横跨四海,百姓们看似生活安稳。 可光明被阴霾遮蔽无法散发,那些佩戴龟纽印绶的官员,空有华贵的外表。 我想要倡导礼乐,让声调清新脱俗。 期望能让这盛世绵延千秋万代,帝王的治国之道能如飞神般迅速显效。 让世间的繁华能长久不衰,光彩如洪流般倾泄不止。 但我只能默默无言,即便满心悲愤、涕泪和着鲜血也不敢倾诉。 如今我要东出潼关,临行前祭酒告别这秦地。 如今六郡之地难寻英勇善战的健儿,那长刀又有谁来擦拭灰尘呢? 地理方位似乎都失去了正常的准则,快马只能追逐着服辕的步伐。 你们二位年少才俊,探讨学问能分辨清浊。 冬夜中你们相互讥笑辩论,就像疏竹穿透家庭的宁静。 曙光从四方升起,秋月正挂在东方的天空。 我们赋诗相互赠答,可惜我却始终怀才不遇。 此次分别必定会让我泪水沾湿衣襟,我先裁好越布做成的巾帕。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