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台古愁

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 台前鬬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 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 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 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 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

译文:

梁王所建的亭台池沼高高地矗立在半空之中,仿佛在夜晚能让天河之水飞泻而入。 台前来往的达官贵人,身上佩戴的美玉相互撞击,就像蛟龙在争斗;那绿色的苔藓如粉末般附着在台壁,像是被忧愁的露水浸湿了一样。 当年梁王在此敲钟作乐、饮酒作欢,甚至还做出射天这般狂悖的举动;他穿着绣有金虎图案的皮裘,那图案仿佛都要喷出斑斑血点。 梁王从早到晚都在担忧沧海会发生巨变,于是想着用长绳系住太阳,好让这欢乐的时光永远停留在当年。 荷花在秋风中凝着红色,呈现出一派秋色;兰花如同美人的脸,告别春天时含情脉脉地垂泪。 芦苇洲上的客雁飞来报知春天的到来,而那稀疏冷落的野竹,在秋天里已渐渐变得白茫茫一片。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