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大野白,苍芩竦秋门。 寒凉十月末,露霰蒙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 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 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自昌谷到洛后门
译文:
九月,广袤的原野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苍青色的山岭像侍卫一样耸立在秋日的边关。
到了十月末,天气愈发寒凉,霜露和雪粒整日弥漫,从清晨到黄昏,天地间都被笼罩其中。
白天的天空色调浅淡,我的心事如同这弥漫天空的云朵,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道路上,千里长风呼啸而过,野外的竹子上还留着像蛇涎一样的痕迹。
石涧里的水波已经冻结,只能听到那冻结的波浪偶尔发出的声响,雄鸡在清寒的早晨啼叫着。
我强撑着身体来到东边的屋舍,解开马绳,投宿到旧日的邻居家。
东边这家主人姓廖,不过乡里人都传言他姓辛。
我拄着拐杖,可不是为了去喝酒,我想去拜访这位邻居。
我一开始打算往南去楚国,后来又想着往西去秦国。
楚襄王和汉武帝,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风华。
听说在兰台上,宋玉一去就没了归期,魂魄仿佛都留在了那里。
那浅黄色和淡青色的两行文字,就像被秋后的虫子蛀蚀的芸草一样,显得那么陈旧。
我为了探寻秦台(暗指朝廷)的心意,难道会甘愿背负着柴草(意为过着平凡卑微的生活)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