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昌谷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 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 谁揭頳玉盘,东方发红照。 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 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 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 宫台光错落,装尽偏峰峤。 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 香风下高广,鞍马正华耀。 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 心曲语形影,祗身焉足乐。 岂能脱负檐,刻鹤曾无兆。 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 龙皮相排戛,翠羽更荡掉。 驱趋委憔悴,眺览强容貌。 花蔓阂行辀,縠烟暝深徼。 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 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韩鸟处[矰]缴,湘鯈在笼罩。 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

译文:

我年少时就开始束发读书,为自己的前程谋划却苦于不够早。终军年少就得到机会乘传车为朝廷效力,而我却像颜回一样,年纪轻轻鬓发就开始变白。 上天的确崇高伟大,而那些正直的士人却常常忧心忡忡。放眼望去,世间满是美好诱人的景象,可我这羁旅之人的内心却像品尝苦菜和水蓼一样苦涩。 二三月间的旱云弥漫,山峦好像颠倒了一般。是谁揭开了那红色的玉盘,让东方泛起了红色的光亮。春天炎热,树木像张开的鹤羽车盖,官府门前槐树上刚长出如兔眼般的嫩芽。 我思虑焦灼,面容如同生病一般憔悴,内心像尝了苦胆一样绞痛。我对京城满怀向往,可夜里却很少梦到回家。 我从东门外出发,天地一片广阔浩渺。骊山上绿树成荫,春风携着花香弥漫在秦地的道路上。宫殿楼台光彩错落,装点着那座座山峰。嫩绿的枝叶和成团的红花相映,在路旁似是夹杂着欢声笑语。 芬芳的风从高处吹下,达官贵人的鞍马华丽耀眼。而我独自乘坐着简陋的鸡栖车,自觉很没有风采格调。 我只能在心里和自己的形影对话,孤身一人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我怎能摆脱生活的负担,想要有所成就却毫无征兆。 在幽静的太华山旁,古老的柏树像高大的军旗。树皮相互摩擦作响,枝叶像翠羽般摇曳摆动。我奔波劳累已身心憔悴,只能强打精神去眺望游览。 花蔓挡住了我的车辕,轻纱般的烟雾笼罩着幽深的边界。我年少身健却一事无成,回到家中面对家中老人深感惭愧。 我只能依靠大树听人讲学,在弯曲的池塘边读书。我知道自己不是出笼的猛虎,甘愿做那隐藏在雾中的豹子。 就像那被箭网困住的鸟和被鱼笼罩住的鱼,我身处狭窄的境地难有广阔天地,空有壮志也只是徒然急躁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