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译文:

端州的石工技艺精巧如神,他们仿佛能登上青天,拿着锋利的刀具去切割那紫色如云彩般的端石。 石工们精心雕琢砚台,砚池就像嘴唇含满了水,墨汁在其中,暗暗像是洒上了苌弘的碧血,透着神秘的色彩。 白天,在纱帐笼罩的温暖环境里,研磨时墨花绽放,散发出春天般的生气,砚池中泛起轻轻的泡沫,还混合着松烟和麝香的香气。 这砚台质地细腻,墨汁干而不涩,浓淡适宜,放置毛笔的地方平整均匀。几寸大小的砚台,光洁如秋夜的天空,没有一点昏暗的感觉。 用圆毫毛笔在砚台上蘸墨轻点,声音清脆新颖。相比之下,孔子用过的宽大而笨重的砚台,又哪里值得一提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