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曲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𣃁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译文:

莲花的枝干还未长出,秦蘅这种香草却已衰老。有人骑着马驮着钱财,去挖掘牡丹幼株。 人们将牡丹种在像月牙一样的花盆里,用清水浇灌着散发香气的泥土。一夜之间,绿色的花苞就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美人在弥漫着烟雾的园子里带着醉意说着话,晚开的牡丹花已经凋谢,蝴蝶也渐渐稀少。 就像当年的梁王已经老去,但他的罗衣还留存着。风吹拂着衣袖,仿佛传来了蜀国的弦乐声。 天边的晚霞如帔帛般拖曳着,映照得蜀地的帐幕都昏暗了。嫣红的花瓣纷纷飘落,牡丹花也不再受人们的宠爱。 曾经相伴赏牡丹的情侣如今又在哪里安睡呢?只有明月照着楼台,燕子在夜里低语。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