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罢张大彻索赠诗

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译文:

三十八岁的长须张郎啊,上天赋予你用花做骨来创作诗歌的才情。 在与你交往之人中,谁是那出类拔萃的人物呢?公主都让你手持鱼须笏板。 你曾身着白衫漫步在太行的青草间,匣子里的章奏像蚕茧一样密密麻麻,都是你用心撰写的。 那皇宫中的金门石阁,自然知晓你的才华,你早晚能佩戴豸角冠,口含鸡舌香,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而我这陇西的李贺,却是个精神萎靡的落魄之人,酒喝得差不多了,只感觉这世间狭小压抑。 在赵城的秋景中,我的葛衣已经破旧不堪,我整夜吟诗,直到东方破晓发白。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