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四首 二

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 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 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绮。 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婢。 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国醉。 一国醉号呶,一人行清高。 便欲激颓波,此事真徒劳。 上山逢猛虎,入海逢巨鼇。 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东海波连天,三度成桑田。 高岸高于屋,斯须变溪谷。 天地犹尚然,人情难久全。 夜半白刃讐,旦来金石坚。 萧绶既解坼,陈印亦弃捐。 竭节遇刀割,输忠遭祸缠。 不予衾之眠,信予衾之穿。 镜明不自照,膏润徒自煎。 抱剑长太息,泪堕秋风前。

译文: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呢?最宝贵的是有始有终。 昨天还被视为价值盈尺的美玉,到了今天就因为一点瑕疵被彻底抛弃。就像苍蝇玷污了垂棘美玉,花言巧语能编织出如锦似绮的谎言。 箕子被迫装疯做了奴隶,比干因为直言进谏惨遭杀害。孔子曾担任鲁国的司寇,却因群小排挤而被迫出走。 假如屈原是清醒的,可无奈整个国家的人都沉醉不醒。满朝官员都在醉生梦死、号叫喧闹,只有他一人品行高洁、特立独行。他想要力挽狂澜、激浊扬清,可这实在是徒劳无功。 他就像上山会遭遇猛虎,入海会碰到巨鳌一样,处处遭遇凶险。君主倘若昏庸无道,腰下佩着那锋利的鱼鳞刀,随时可能滥杀忠良。 东海的波涛连天涌来,三次变迁后都变成了桑田。原本高耸的河岸比房屋还高,转眼间就变成了溪谷。 天地之间的事物尚且变化如此剧烈,人世间的情谊又怎么能长久保全呢?半夜还拿着白刃互相仇杀,早上又变得像金石一样坚固友好。 萧何的绶带已被解下,陈馀的印信也被丢弃。那些为君主尽忠守节的人,却遭遇杀身之祸;献出忠心的人,反而被灾祸缠身。 君主不相信他时,连被子都不让他盖;相信他时,却任由他的被子破旧不堪。镜子明亮却不能照见自己,油脂润泽却只能徒然地煎熬自己。 他抱着宝剑长叹不已,泪水在秋风中纷纷落下。
关于作者
唐代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