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遶屋,出野徧浇田。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 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 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 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

译文:

在平坦的地面上有清澈的泉水,就在伊水南边那古老寺庙的旁边。 涨起的池水悠悠地环绕着房屋流淌,流出野外还能全面地灌溉农田。 你昔日隐居在这里已经过去好多日子了,新搬来的邻居也住了几年了吧。 探寻这里的幽僻之景,每一处都是绝妙的;挑选这里的美景胜地,那是既多又美、两全其美。 门户静谧,山色风光别具一格;园林幽深,竹影相互连接。 小路斜斜地延伸出去,那是采药的路径;径直通往的地方,有钓鱼的小船。 这里的鸡犬或许还记得你呢,天上的云霞顿时让人感觉格外鲜艳。 回想往昔在这里的时光好像并不遥远,欣赏喜爱这里的美景实在难以有所偏向。 这个地方真适合长久居住,游客们早就四处传颂了。 我们各自都肩负着朝廷的重要嘱托,想要归隐此地安卧,恐怕是没有机会了。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