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愈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 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 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 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 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 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言。

译文:

野外的馆舍并非我的家,新搬来这里还没能安心住下。 我为了避开尘世的喧嚣杂乱来此读书,这才发觉此地宁静悠闲。 路过城郭,周边有很多园圃和废墟,桑树和果树相互连接成一片。 我独自出游,终究还是感到寂寞,仿佛孤身寄居于空旷的云山之间。 夏日的白昼酷热难耐,茂密的树林里连蝉鸣都听不到。 我来到溪边洗手洗脸,清凉的溪水洗去了我身上的烦躁。 走出树林遥望那高大的城墙,我知道您就住在那城墙里面。 您在军府忙于起草公文,这让我这次出游少了您的陪伴。 回忆起往昔在西潭的时候,我们一起手持钓鱼竿。 大家都开心钓到了鲂鱼和鲤鱼,您还在我面前烹鱼切鱼片。 不知道过了多少日子,我什么时候还能再来和您相聚呢,我只能独自叹息自言自语。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