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段生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 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 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 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 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

译文:

我和你情同骨肉,真心希望能长久相伴。何况你离开了父母身边,跟着我学习诗书文章。咱们一同走在路上,探讨学问也从未间断。你在我面前写文章,每时每刻都散发着光彩。在外奔波我常生病,全靠你在一旁扶持。可贫贱生活让人难以自主,今天我们就要分别了。我要前往秦城,而你留在汴水岸边。这离别之情如风中丝线般飘摇断绝。你年纪轻轻就独自在外,一举一动都要谨慎合适。你要努力自我修行、自我勉励,就好像我一直在你身边一样。你送我登上山冈,拜了又拜询问我归来的日期。我归来的日子就在新年,你可不要埋怨相聚的日子来得太迟。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