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行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蝱遶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译文:

南塘里的水很深,芦笋长得齐刷刷的。在下面的田地里种稻子,都不做田埂。 那耕过的田地,一块一块地显露在水底,农夫穿着短衣,半截都染上了芦苇丛里的泥巴。 在田头割下莎草,编成了一间屋子。劳作归来,把牛拴好,就独自在这屋里歇息。 农夫的手脚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全都生了疮,山间的蚊虫围着他,嗡嗡地乱飞。 桑林里的桑葚都变黑了,蚕儿进入了二次眠期。妇女们都忙着去采桑,顾不上到田里干活。 江南天气炎热又干旱,气候恶劣得很。不过好在雨中移栽的秧苗,颜色嫩绿鲜亮。 一年到头耕种,总是这般辛苦。等到田里的庄稼成熟了,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祀酬神的活动。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