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行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 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 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宫。 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 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 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

译文:

洛阳的宫殿矗立在中原大地的中心位置,城墙上那巍峨壮观的十二座高楼十分引人注目。 当年皇帝乘车驾西行而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如今宫殿里猫头鹰在筑巢养育幼鸟,原本应是热闹之处却只有蛰伏的燕子藏在角落。 皇宫的大门已经空锁了五十年,官府还在向那些农夫征税,用这些钱去修缮华丽的宫殿。 洛阳城的六条主要街道,从早到晚鼓声咚咚作响,可守卫的禁兵手持长戟,守护的却只是一座空荡荡的皇宫。 朝廷的百官每个月依旧虔诚地呈上奏章,传递奏章的驿使在通往长安的道路上接连不断。 上阳宫里的树木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呈现出自然的更替。而皇家园林里却已经荒凉不堪,野豺跑了进来,肆意捕食着麋鹿。 街道上有位年迈的老翁,双眼垂着泪水,和旁人一起诉说着当年武皇出行巡视时那热闹辉煌的景象。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