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行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译文:

在洛阳城的北门之外,有一条通向北邙山的道路。秋日里,送葬的车子辚辚作响,缓缓地驶入那枯黄的秋草丛中。 送葬的队伍走在车前,整齐地唱起了那哀伤的《薤露歌》。不一会儿,一座新的高大坟墓就矗立起来,坟头的白土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从早到晚,不断有人被送往北邙山安葬,而洛阳城里的人依旧熙熙攘攘,人数众多。 有人花费千金立下高达百尺的墓碑,可到最后,这墓碑又会成为谁家宫殿柱下的基石呢? 北邙山山头的松柏,有一半都已没了主人悉心照料;地下埋葬的白骨,比泥土还要多。 寒食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来给逝者送纸钱,那些乌鸦和老鹰还会衔着纸钱飞回树上筑巢。 那些居住在热闹的城市中,还不懂得忧愁的人啊,请你们暂且到北邙山来游览一番吧。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