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六 感遇十二首 六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张九龄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簷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译文: 夕阳渐渐西沉,隐没于山峦之后,寒冷的北风趁着暮色肆意奔流。 燕雀这类小鸟对清晨和黄昏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屋檐和梁柱之间呼唤着自己的同伴。 鸿鹄志向高远,虽然独自飞向远方,但它发出哀鸣并不是为了寻求什么。 那些权贵之人抛弃了出身卑微、有缺点的人,而地位低下的贤士常常心怀深深的忧虑。 大多数人都被身外之物所累,只知道宽恕自己,却忘记了加强自身的修养。 这样的感叹长久以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让我的内心思绪悠悠、难以平静。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