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喜雨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 随物应之,曷圣与灵。 谓我何凭,惟德之馨。 谁云天远,以诚必至。 太清无云,羲和顿辔。 于斯烝人,瞻彼非觊。 阴冥倏忽,沛泽咸洎。 何以致之,我后之感。 无皐无隰,黍稷黯黯。 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黄龙勿来,鸣鸟不思。 人和年丰,皇心则怡。 岂与周宣,云汉徒诗。

译文:

这首诗整体是臣子应和皇帝关于喜雨所作的诗,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我们的庄稼生长艰难,需要不断地培育才能茁壮成长。大自然万物都有其相应的规律,哪里比得上圣上的英明与神灵的庇佑呢。 若问我依靠什么,那唯有德行的美好芳香。谁说天那么高远难以企及,只要怀着诚挚之心就一定能感应到上天。 原本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仿佛停住了脚步。此时百姓们,望着天空不敢有过多的奢望。 然而转眼间阴云密布,充沛的雨水滋润了大地各处。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是因为陛下的至诚感动了上天。 无论是高岗还是低湿之地,黍稷等庄稼都在雨水滋润下一片葱茏。无论是花草还是树木,都散发着芬芳,郁郁葱葱。 祥瑞的黄龙不必前来,吉祥的鸣鸟也无需挂念。如今百姓和睦、年成丰收,皇上的心里自然愉悦欢喜。 这哪里像周宣王时遭遇旱灾,只能徒然地作《云汉》之诗来表达忧虑啊。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